工作动态

经验交流丨土默特右旗工信和科技局

发布日期:2025-03-12 03:54 来源:包头市科学技术局 浏览次数:

在2025年全市科技工作会上,九原区工信和科技局、稀土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金力永磁(包头)科技有限公司6家单位将创新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模式作典型发言,这不仅是全市上下紧紧围绕“3+5+N”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加速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行动和加快实施科技“突围”工程所催生创新活力的生动写照,更是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有力推动科技创新由“最大共识”成为“最强行动”的鲜活实例。

包头市科技局将通过“科创包头”新媒体平台推出系列报道,揭示他们在创新道路上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的先进工作模式,期待这些典型经验能为全市科技创新事业提供宝贵的启示和借鉴,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成果、打开新思路、开拓新局面,为在全国百强城市中争先进位、加快走出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新路子提供更为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024年以来,土右旗按照自治区、包头市推进“科技兴蒙”行动工作部署要求,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兴蒙”行动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和包头市《落实“科技兴蒙”行动打造区域性创新中心二十五条政策措施》,全旗“科技兴蒙”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培育

实施企业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16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经费达到1.27亿元,R&D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0.54%,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敕勒川糖业等4家企业获批高新技术企业,鲁蕊香等14家企业入库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获批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获批自治区创新型企业7家,进入自治区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培育库企业11家。截止2024年,土右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1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4家。实施科技体检和“四个一”行动,对8家重点企业完成科技体检,并形成体检报告。对上年有技术需求的企业进行复检。组织科技特派员深入规上工业企业开展科技政策宣传、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项目申报等。推动新特硅材料、元泰丰、豪安能源、泰山石膏、科思通等开展“四个一”行动,引进专家团队4个,建立研发机构4个,选投战新产业3个,开发新产品10多个。2024年1-12月份,土右旗技术合同成交额35万元,实现正增长。新特等4家企业获批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高新技术企业奖补项目)120万元。森都等5家企业获批自治区科技创新引导奖励资金(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项目)64万元。

强化高水平创新平台载体建设

新特硅材料公司依托总公司的“光伏材料与电池全国重点实验室”正在筹备建立包头分院。泰山石膏、康碳、莱斯特3家获批自治区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土右旗金杏科技小院获批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累计建成自治区高新技术特色工业产业化基地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自治区企业研究开发中心4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自治区级众创空间1家,国家级科技小院2家,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7家。敕勒川现代生态农业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王琦院士团队合作建立院士工作站,研发植物微生态制剂系列产品,应用于黄河流域盐碱地改良。旗政府与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态工程研究所、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包头市农牧科学研究所合作,成立敕勒川区域农业绿色发展创新中心,下设院士工作站、优良食谷研究院(预制菜中心)及智慧农业、肉羊、玉米、甜菜、敕勒川农业品牌5个实验站。

强化产学研合作

元泰丰与中国地质大学合作,开展产品增产系统研究;莱斯特与内蒙古科技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开展自动化升级改造、替代材料研究开发;泰山石膏与甘肃省建材科研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宁夏分公司合作,开展石膏板新产品和关键技术研发;敕勒川糖业与河南农业大学合作,开展节能降碳项目研发;粮老头与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开展校企联合人才培育,骑士乳业与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展教学、科研、实习、实训、实践基地建设;蒙荣精细与长沙矿冶研究院、北京矿冶研究院合作,开展化学试剂和助剂制造研发;康碳与上海大学合作,开展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研发。

强化人才培育引进

新特硅材料公司引进博士、硕士20余人,核心工序生产技术人员本硕博占比达到80%;元泰丰专职科技人员达到20余名,豪安引进本科、硕士研究生10余人并组建研发团队。莱斯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俊然荣获第三届包头创新发展奖。积极发展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市级自然人科技特派员达到117人,包头市法人科技特派员3家,自治区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1家。2名专家入选“科创中国”平台科技专家。

2025年

为更好实现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我们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聚焦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包头“一个创新、三个实现”重要指示,围绕我旗“一城四区五基地”发展定位,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和包头市科技创新政策和决策部署,坚持建平台、聚人才,育高企、强主体,推合作、助转化,抓项目、促投入,推动“科技兴蒙”工作取得新成效,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国家、自治区、包头市促进科技创新政策的宣传、落实力度,最大程度发挥政策的引导性和激励效应,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切实激发企业创新内在动力。强化服务意识,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二是着力培育科技型企业,壮大创新主体。落实包头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构建科技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型、全周期引育体系,精准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进一步壮大我旗科技型企业群体,进一步提高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占比率。引导和推动企业开展“引进一个专家团队、建立一个研发机构、选投一个战新产业、开发一组新产品”活动。

三是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筑牢硬核支撑。围绕化工、新材料应用、绿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产业,加快引进高水平科研机构,引导高校、企业合作共建研发平台,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共同开展技术创新与服务,建设国家级、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和创新中心。重点推动敕勒川现代生态农业公司“农用微生态制剂的创制与微生态循环农业的构建院士工作站建设。推动科技小院建设,构建国家级科技小院梯次培育机制。

四是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增强创新引擎。加强与旗外技术转移中心的联系,推动一批科技合作项目落地生根,一批产学研创新平台破茧而出,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型企业创新发展,进一步激发全旗创新发展活力。围绕光伏光电、化工、新材料应用、绿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产业,推动企业、高校院所开展系列产学研活动,邀请高校院所专家团队走访指导企业,促进技术需求精准对接,构建院企、校企科技合作互动机制,促进科研与生产紧密衔接,实现创新成果快速产业化。

五是争取上级科技专项,强化项目引领。对接国家、自治区和包头市科技计划,围绕现代能源产业、新材料、节能环保、生态保护与修复、绿色种养技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等领域,积极申报上级重点研发、科技成果转化、揭榜挂帅等项目。围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等形式开展技术攻关,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重大技术研发取得新突破。

六是加强项目人才引进,加速产业转型。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重点群体,加强常态化跟踪观测,主动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积极引进独角兽、瞪羚企业。加强战新产业上中下游联动集群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新型储能等战新产业,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同时,通过共建企业创新平台、共同实施重大项目等方式,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依托重大人才计划以及重大科研、工程、产业攻关、科技合作等项目,重视发挥企业作用,在实践中集聚和培养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