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市科技工作会上,九原区工信和科技局、稀土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金力永磁(包头)科技有限公司6家单位将创新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模式作典型发言,这不仅是全市上下紧紧围绕“3+5+N”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加速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行动和加快实施科技“突围”工程所催生创新活力的生动写照,更是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有力推动科技创新由“最大共识”成为“最强行动”的鲜活实例。
包头市科技局将通过“科创包头”新媒体平台推出系列报道,揭示他们在创新道路上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的先进工作模式,期待这些典型经验能为全市科技创新事业提供宝贵的启示和借鉴,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成果、打开新思路、开拓新局面,为在全国百强城市中争先进位、加快走出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新路子提供更为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科技创新举措不断完善
深化“科技体检”“科技特派员”“四个一”等重点工作。对我区18家企业进行了科技体检,派出科技特派员开展入企服务16次以上,常态化为企业进行资源对接。开展“四个一”专项行动,促进5家企业引进专家团队,4家企业建立研发机构,11家企业选投战新产业,13家企业开发出了新产品。开展研发统计年报、科技型企业管理认定等6场科技培训,协助企业进行研发费用归集、项目申报。2024年,成功培育3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实现白云矿区创新型中小企业零突破。成功培育1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库数量再创新高。围绕“招大引强”、“强链补链延链”工作目标,充分利用北京、青岛科创基地,参加并开展各项招商活动,引进重点项目及企业3个。稀土在民生领域释放无限“稀”引力,陆续研发形成稀土生物质抗抑菌、抗氧化等复合材料。现代服务业提速升级、空气压缩储能、航空航天科技产业园等项目成为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
科技创新生态进一步优化
高效配比科技资金,落实政策兑现,科技投入实现刚性正增长。2024年科技支出511万元,同比增长26%。首次开展《白云鄂博矿区支持科技创新7条措施》兑现工作,针对科技型企业、研发投入、科研项目、专利、科研人员等进行奖励,合计奖励金额97万元。2024年企业研发投入约5600万元,同比增长约94%。争取科技资金121万元,包括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扶持资金12万元、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后补助资金10万元、科技型企业后补助奖励资金24万元、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60万元、新型伤口敷料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15万元,通过资金扶持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成功培育1家自治区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申报2024年度包头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认定。拟定《白云鄂博矿区人才政策实施意见》,畅通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积极吸引优秀紧缺急需人才向我区集聚。持续推进蒙钾科技、宏鉮科技、稀材科技与南京土壤研究所、内科大、常州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钾肥产学研、含铁有用岩综合回收利用、稀土抗抑菌新产品研发等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组织并推荐我区优秀科技人才及团队申报第二十届女青年科学家评选、最美科技工作者及团队评选。
科技创新平台不断集聚
围绕辖区重点产业,积极构建“科协搭台、学会助力、企业受益”的工作格局。成功培育1家自治区级研发中心、1家包头市级研发中心、1家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完成欢宇研发中心备案工作。校地合作共建“产教训用”一体化合作平台,不断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和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技术洽谈会、稀土高端应用技术沙龙、科技成果展等,挖掘企业需求,助力企业突破技术堵点,拓展企业发展新途径。促进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稀土产业标准化协会北京分中心在北京科创基地挂牌,为稀土产业标准化协会、蓝世科技等企业品牌及产品提供在京宣传及活动支持。设立了“白云鄂博稀土新材料和产业应用·长三角协同创新中心”、“白云鄂博稀土新材料和产业应用协同研发中心”,形成以稀土科技创新驱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的稀土新材料和产业应用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机制。搭建包头粤港澳大湾区人才科创飞地,打造“稀土新材料与产业应用综合服务平台”。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步伐加快
深入开展科技信息推广应用和成果转化工作,持续推进蒙钾矿物科技的钾肥产学研一体化项目及宏钟科技的含铁有用岩综合回收利用等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梳理推荐稀土抗抑菌材料新产品、新型矿物钾肥、含铁有用岩干选回收3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积极进行科技项目申报,申报含铁围岩干选、钾肥产学研用一体化、稀土抗抑菌项目等科技突围工程5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资金项目2项,包头市科技计划项目2项,其中,高性能新型伤口敷料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成功立项并获15万元项目扶持资金。通过入企服务挖掘企业技术开发转让许可咨询服务等技术交易,帮助企业开展技术合同认定,帮助金石企业享受技术合同认定后补助。已完成2024年技术合同认定金额2.7亿元,同比增长94%。
2025年
一是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认真落实市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行动,加快实施科技“突围”工程,增加专职科技工作人员配备,为有效开展工作提供保障。紧盯各项指标目标和重点任务,定期分析调度,切实将市委、市政府关于科技创新的各项部署要求抓紧抓实抓出实效。
二是加大科技资金扶持及研发投入力度。开展“科技7条”等惠企政策兑现,鼓励并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力争2025年全区存量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占比力争超过50%。实现科技支出正增长。按月监测并统计我区企业研发投入情况,督导落实研发投入攻坚目标,力争2025年我区R&D投入强度达到1%以上。
三是进一步务实创新举措。加快培育科技型企业,力争达到2025年高企入库数5家、科技型企业入库数25家。全力支持宝山、金石、宏钟、欢宇等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持续推进稀土轻量化应用,促进企业开展稀土抗抑菌新材料开发。充分利用北京、青岛等科创基地开展科技招商,引进科技型企业、促进科研项目落地。积极承担国家和自治区重大科技项目,持续推进可可永磁-钕铁硼毛坯、包头欢宇-电子元器件、星波动力-铳铝合金稀材科技-稀土复合材料研发等重大项目。2025年,争取组织实施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项。
四是加强创新服务。增加科技专职人员,加强对企业的科技服务能力。常态化入企进行一对一精准服务,增强企业科创意识,协助企业开展项目申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加强资源对接,落实惠企政策,推进我区企业产学研合作、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研项目落地,为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依托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做好企业科技服务工作,通过上下联动,对接资源,为企业匹配需求,解决企业发展困难,助力企业创新发展。